一、开封后的标准物质保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防止污染
1.1 确保保存环境清洁,避免灰尘、杂质等混入标准物质。1.2 取用标准物质时,要使用干净的器具,如洁净的药匙、移液管等,防止交叉污染。1.3 尽量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操作,如在有洁净工作台的实验室中。控制保存条件
2.1 温度
根据标准物质的特性,选择合适的保存温度。例如,一些标准物质需要在低温下保存,如 2 - 8℃,可放置在冰箱的冷藏层;而有些则需要在室温下保存,但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环境。2.2 湿度
一般要求保存环境干燥,以防止标准物质受潮变质。可以在保存容器中放入干燥剂,如硅胶,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。同时,避免将标准物质放置在湿度较大的地方,如靠近水源或通风不良的角落。2.3 光照
许多标准物质对光敏感,应避免阳光直射和强光照射。可将其保存在棕色瓶中或用黑色遮光材料包裹容器,以减少光线对标准物质的影响。密封保存
3.1 使用密封性好的容器保存开封后的标准物质,如带有密封盖的玻璃瓶或塑料瓶。3.2 对于易挥发或吸潮的标准物质,更要注意密封。可以在瓶盖处缠绕生料带或使用密封胶等辅助密封,以防止物质挥发或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其他杂质。标识清晰
4.1 在保存容器上清晰标注标准物质的名称、浓度、开封日期、有效期等信息。4.2 如果标准物质在保存过程中有分取等情况,要及时更新标识信息,以便准确了解标准物质的状态和使用情况。定期检查
5.1 定期检查标准物质的外观、性状等,观察是否有变色、沉淀、结块等异常现象。5.2 对于有有效期规定的标准物质,要注意在有效期内使用。如果发现标准物质出现异常或超过有效期,应及时进行处理,如重新标定或废弃。
使用保鲜膜对易挥发或吸潮的标准物质进行密封有一定的作用,但通常不是最佳选择。
优点
- 保鲜膜能在一定程度上阻隔空气和水分,减少标准物质与外界环境的接触,对于防止短期内的挥发和吸潮有一定效果。
- 它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贴合性,可以较好地包裹住容器口,形成一定的密封屏障。
缺点
- 保鲜膜的密封性能相对专业的密封容器和密封材料来说较弱,长期使用难以保证稳定的密封效果。
- 它可能会与某些标准物质发生相互作用,影响标准物质的准确性。
因此,对于易挥发或吸潮的标准物质,建议优先使用密封性好的玻璃或塑料容器,并配合使用合适的密封盖、密封垫等专业密封配件。如果临时使用保鲜膜进行辅助密封是可以的,但不能仅依赖保鲜膜来长期保存这类标准物质,以确保标准物质的质量和准确性不受影响。
三、如何正确使用保鲜膜来保存标准物质?
虽然保鲜膜不是保存标准物质的首选,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辅助手段。以下是正确使用保鲜膜保存标准物质的方法:
选择合适的保鲜膜
应选用质量好、无杂质、无异味的保鲜膜,最好是食品级以上的材质,以减少对标准物质的潜在污染。同时,要根据保存容器的大小和形状,选择合适宽度和长度的保鲜膜。清洁容器和操作环境
在使用保鲜膜之前,要确保盛放标准物质的容器干净、干燥且无残留杂质。同时,操作环境也应保持清洁,避免在有灰尘、化学物质挥发的地方进行操作。包裹容器
将保鲜膜平整地覆盖在容器开口处,尽量排出保鲜膜与容器之间的空气,使保鲜膜与容器口紧密贴合。对于口径较大的容器,可以多缠绕几圈保鲜膜,以增加密封效果。如果容器有盖子,可先将盖子轻轻盖上,再用保鲜膜缠绕密封盖子与容器的接口处。密封边缘
用手指或工具将保鲜膜的边缘按压在容器上,使其密封良好。可以在保鲜膜边缘用胶带固定,防止保鲜膜松动或脱落,但要注意胶带不能接触到标准物质。标识与记录
在保鲜膜上或容器上清晰标注标准物质的名称、浓度、开封日期等信息,以便于识别和追踪。同时,记录使用保鲜膜保存的相关情况,包括包裹时间、预计检查或更换保鲜膜的时间等。定期检查
定期查看保鲜膜是否有破损、松动或受潮等情况。如果发现保鲜膜有问题,应及时更换新的保鲜膜,以保证标准物质的保存环境稳定。